如何测量光学元件的折射率
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是光学中描述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速度变化或方向改变的一个物理量。(这个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描述过,就是费马原理的极值光程理论),在几何光学设计里,光学元件的折射率是表征其核心的光学特征,今天我们来简述几种测定折射率的原理和方法:
一、斯涅尔定律与临界角法
原理:斯涅尔定律(Snell's Law)也称为折射定律。它表述了光线通过两介质的界面折射时,确定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间关系的定律,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之一。入射光线与通过入射点的界面法线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入射面,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分别称为入射角和折射角,以θ1和θ2表示。折射定律表述为:折射光线在入射面内;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一常数,用n21表示,即
式中n21称为第二介质对第一介质的相对折射率。
折射率
方法:使用半圆形玻璃棱镜和全反射装置,使光线从空气(n≈1)射向棱镜表面,逐渐增大入射角直至发生全反射,记录此时的临界角。根据临界角和已知介质的折射率计算待测介质的折射率。
二、最小偏向角法
原理:当平行光线通过三棱镜时,会发生两次折射,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会有一个偏转角度δ。对于给定的棱镜和波长,存在一个特定的入射角i,使得出射光的偏转角达到最小值δₘ,此时对应的折射率n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
方法:将棱镜置于光源和观测屏之间,调整入射光线直到找到使偏转角最小的位置。测量入射角i和最小偏向角δₘ,利用相关公式计算折射率。
三、干涉法(相位差法)
原理:利用光的波动性,通过干涉现象来测量折射率。当两束相干光波叠加时,会在某些区域产生加强而在其他区域减弱的现象,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通过比较不同介质中光波的波长变化(即相位差),可以计算出折射率。
方法: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等精密仪器,使一束单色光经过待测介质后与原光束发生干涉。观察并记录干涉条纹的移动情况,根据干涉条纹的变化计算折射率。
四、分光光度计法
原理:分光光度计是一种能够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或透射能力的仪器。通过测量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透射率或吸光度,可以间接推算出样品的折射率。
方法:将待测样品置于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中,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进行扫描。记录并分析透射率或吸光度数据,结合已知的物理模型计算折射率。
本文内容转载自,公众号“佳文光学”《如何测量光学元件的折射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或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手机|微信:13697356016),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

如何测量光学元件的折射率

浅谈非球面二次曲线常数

简述工业非标镜头的光学参数定义如何定义(二)

简述工业非标镜头的光学参数定义如何定义(一)

远心成像的技术革新:集成液态透镜的EL16-40系列镜头解析

C口与CS口:工业镜头接口的5mm法兰距差异

专为绿光金属增材制造优化的高性能f-theta扫描镜头

高数值孔径与多波长协同-捕获离子透镜

二维音圈扫描镜:紧凑身躯,大角度精准控制的解决方案
